纪检首页  组织架构  党内法规  制度建设  资料下载  监督曝光  学院主页 
当前位置: 纪检首页 > 警钟长鸣 > 正文

11个月内天津47名局级干部被立案审查

2016年01月07日 09:57  点击:[]

2015,天津反腐行动有序进行。市纪委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抓铁有痕”之势,确保正风肃纪、廉政反腐的“零容忍”。去年1月至11月,市纪委立案审查1910件,是前年同期的两倍多。其中,共对47名局级干部立案审查,并历史性地两次一日公布“三虎”。

盘点2015年,我们可以从这一系列的成绩感受天津反腐的决心之坚、行动之快、标准之高、成效之显。不管腐败官员有哪些新花样,反腐的决心却始终不动摇。

反腐成绩单:11个月内47名局级干部被查

去年1月至11月,市纪委立案审查1910件,是前年同期的两倍多;结案1455件,是前年同期的近两倍;处分1456人,同比增长155%;移送司法机关56人,同比增长60%。其中,一批贪腐官员落马。去年1月至11月,市纪委共对47名局级干部立案审查,并历史性地两次一日公布“三虎”。

11个月内天津47名局级官员落马

仅从目前市纪委网站公布的落马局级干部情况来看,天津的反腐战绩就非常令人惊叹。去年年初,市纪委网站一度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非常平静。但到了4月,节奏猛然提快:愚人节刚过完,河北区政协主席崔志勇接受调查,两周后,临港经济区管委会副巡视员、办公室主任石力落马,再过十天,市人大常委会原委员张家星、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原党组书记、副主任王政山和滨海新区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彭博同时落马,这也是市纪委首次一日公布“三虎”,2015年天津反腐大幕开启。

此后,6月25日,市纪委再次祭出“一日三虎”的“大手笔”,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局原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蒋颖、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副局长白文源、天津北方文创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刘建超落马。再往后,月月都有局级干部落马的消息,进入12月,反腐的脚步却依然未停。先是东丽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张洪宝、天津百利机械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树元被调查。12月23日,市纪委发布消息:市市容和园林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袁东升,原天津立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任津明(副局级)落马。转天就是平安夜,这两位局级领导却没能“平安”着陆,成为了天津反腐年底收官的“战利品”。

市纪委反腐动作频频,区县纪委反腐力度也堪称前所未有:深挖了一批在区县“树大根深”的“烂树”,如滨海新区纪委查处该区建设交通局局长马仲雷、第三公路管理处处长赵富勤严重违纪案;南开区纪委查处该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刘胜利严重违纪案件。这些案件在当地都引发了强烈的震动和反响。

巡视利剑 多名官员在巡视后落马

巡视,在十八大后的反腐风暴中一直被形容为“利剑”。去年,这把“反腐利剑”在天津出鞘频度更密,战果也更加辉煌。

2015年,天津市进行了四轮巡视(第四轮正在进行中),共对38家单位展开巡视,包括6个市直部门、28家国有企业和4家高校。从数量上,被巡视单位比2014年要多6家;从人员配备上,新组建了市委巡视七组、八组,从全市纪检、组织、政法、审计、财税等部门抽调94人参加巡视,每个巡视组人员从7名增至14名;从巡视组织方式上,探索“一托二”“一托三”和“巡一并N”等方式,即被巡视单位的下属单位也并入巡视范围,一改“只查上面不问下面,只查班子不查下属”的套路。平行推进、上下联动,令巡视极具“含金量”。

巡视的威慑力有多大?在天津,许多贪官就是在巡视中被挖出来的。比如去年上半年,市委巡视三组巡视市文广局时,获得有领导干部“靠文物吃文物”的违纪问题线索。市纪委组织精干力量直查快办,严肃查处了市文广系统6名领导干部严重违纪问题,并向全市发出通报。

去年1月至11月,市纪委先后对巡视移交的10名局级领导干部问题线索进行立案审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巡视移交的问题线索已立案65件。

腐败案件重点分布领域 一手抓大案一手抓整治

回顾2015年落马的官员名单,我们会发现,在公安、城建、国资、文广和滨海新区这“四系统一区”最为集中。这也恰恰是市纪委去年的反腐重点,针对其以往发案多、信访举报多、中央巡视组移送问题线索多的特点,市纪委在查处过程中一手抓惩治大要案件,一手抓系统综合整治。

去年以来,城建领域,河北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违纪时任河北区建委主任)贾凤鸣等15人落马;国资系统,中共第十届天津市委委员、天津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建津等16人落马;滨海新区,区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张家星等6人落马;公安系统,交管局原党委书记、政委徐国群等3人落马;文广系统,市文管局原党委委员、副局长白文源等2人落马。在此基础上,以公安、城建为先行先试系统,印发了《在公安、城建系统先行开展“严抓系统、系统严抓,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的指导意见》。

国企反腐是去年反腐工作的重点,天津国企反腐的一大特点是正职落马多,仅在去年,就有北方文创产业集团、物产集团、医药集团、百利集团、津联公司和立达集团六家国企正职落马。另一大特点则是反腐“双响炮”多,医药集团、百利集团、物产集团等都出现了正副职接连或同时落马的情况。

查“四风” 360名局处级干部被处理

去年1月至11月,市纪委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520起,处理党员干部669人,其中处理追究局处级干部360人,同比分别增长390.6%、443.9%、605.9%。

市纪委查“四风”,坚持“十个必查”:一查车号、二查账目、三查发票、四查机票车票门票、五查出入境记录、六查卡券销售明细、七查婚宴记录及视频、八查报销凭证、九查私人会所会员卡信息、十查高尔夫球场视频和登记资料。

去年查处的“四风”官员中局级领导干部占比较大,比如,因“四风”问题违纪被处理后“依然故我”的市临港经济区管委会原党组成员、副巡视员、办公室主任石力;违纪违法建造酷似“水立方”的私人会所、奢靡享乐到疯狂地步的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管委会原党组书记、副主任王政山;用矿泉水瓶装年份茅台酒,从境内到境外公私“通吃”,变着花样搞“四风”的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建津。

打铁还需自身硬 市纪委5名局级干部被查

在党的十八大刚刚闭幕后举行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打铁还需自身硬”。纪律检查机关承担着维护党纪的重要职责,干的就是“打铁”的活儿,自身更要过硬。

去年以来,天津共对20名纪检监察干部涉嫌违纪问题立案审查。其中,市纪委立案审查10人,包括局级领导干部5人(含市纪委委员2人),处级干部5人(涉及委局机关2人)。市纪委还积极运用批评教育等多种方式,对一批有苗头性和轻微违纪问题的干部进行了处理。组织观看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法警示录,在全市纪检监察系统专门下发通知,三次敦促存在问题的干部,限时主动向组织讲清、说明,没有问题的,作出“零违纪”承诺。

一方面是加大监督,另一方面则是充实力量。去年,天津在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充实调整了74名市管干部和80余名处级领导干部,其中委局领导班子人员或职务调整的8名,占实有人数的三分之二;区县纪委书记调整9名,占总数的56%;派驻纪检组组长人员或职务调整的24名,占总数的55%。市纪委还对16个区县纪委监察局班子及成员进行深度考察,连续两次集中调整市管纪检监察干部36名。

目前,市纪委监察局机关由7个纪检监察室增至9个,区县纪委纪检监察室由1个增至3个,执纪监督部门人员编制大幅上升,全部实现“足额满编”,同时,大力引进“他山之石”,一批公安、检察、审计机关的执法骨干成为执纪精英。

约谈近90名干部被问责处理

对于官员,“约”真不是浪漫的字眼,尤其被上级党委和纪委“约谈”。2015年,天津市对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来了一次不留死角的普遍约谈,促进全市各区县、各部门、各单位党委(党组)把主体责任扛稳抓牢、履行到位。

2015年1月至11月,市委主要领导亲自约谈的区县委书记达29人次、市直部门党委(党组)书记96人次。其他市领导约谈分管领域的单位负责人。市纪委主要领导深入滨海、西青、武清、津南、东丽、红桥、南开、北辰、蓟县等区县和部分市级部门,约谈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一把手”。 各区县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再逐级往下约谈。

去年,市纪委还结合纪律审查,带着问题线索进行“一案两约谈”,比如,针对武长顺案约谈了市公安局党委、纪检组主要领导,核实22个问题线索;针对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建津严重违纪问题,约谈了市国资委党委、纪检组主要领导,核实问题线索10个;针对和平区常务副区长石季壮案,约谈了和平区委、区纪委主要领导等。

1-11月,市纪委对落实主体责任不力的79名党员领导干部和落实监督责任不力的10名纪检监察干部,进行了严肃问责和处理。

 

转载自:天津广播微信公众号

 

关闭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