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家境优渥,衣食无忧,但在民族危急存亡之秋,却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王朴烈士便是其中之一。是什么使他们甘愿冒着生命危险踏上革命之路?答案是——他们的思想受到了洗礼,为了崇高的革命理想,他们义无反顾。
王朴,原名王兰骏,1921年11月27日出生于原四川省江北县仙桃乡一个富裕家庭。他自幼勤奋好学,喜爱读书,深受历史上爱国志士、仁人先贤伟大精神的熏陶。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王朴正在重庆的中学读书。王朴目睹国家忧患、民族危机,积极寻求救国救民真理。为此,他博览群书,尤其热心阅读党报党刊、马列著作。《新华日报》《群众》《解放》等进步书刊,让他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在如饥似渴的求知过程中,王朴逐渐建立了马列主义信仰。
抗战时期,有两大问题摆在中国青年的面前,一个是日寇侵华,山河沦陷,国家民族的出路何在?另一个是民族危急存亡之际,人生的道路何在?试想,对于锦衣玉食的富家子弟来说,可选择的道路很多,留洋镀金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王朴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思想和正义感,他思索着民族的出路,选择着自己的道路。
1944年,王朴考入复旦大学新闻系。就读期间,他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大量马列著作,更加坚定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信念。同时,他与中共中央南方局青年组的同志取得了直接联系,找到了党。在南方局青年组的领导下,王朴积极为党工作。他参加了由中共中央南方局青年组领导的进步刊物《中国学生导报》的工作,并被选为报社财经委员会主任委员,成为复旦大学学生运动中的一个骨干。可以说,在复旦大学接触进步组织,参加党领导的学生工作,成为王朴人生的转折点。
1945年,王朴取消了去中原解放区参军的打算,接受了南方局青年组的安排,回到家乡江北县农村办学。王朴深知到农村工作的重大意义,“即使不到解放区,也要坚决走毛主席指引的青年知识分子与广大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干革命。建立党的农村工作据点,办学校是最理想的办法。”经过几个月的艰辛奔走,一所完全新型的学校——莲华小学,在江北县诞生。学校以《新华日报》的新闻、社论以及《活路》杂志的诗歌等作为政治教材,还结合农村实际需要,教学生写条子、家信、打算盘、记账等。用这种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农民进行阶级教育,收到很好的效果,有的农民甚至打着火把从几里外赶来学习。
在莲华校友的眼中,王朴戴着一副眼镜,文静而严肃。他自奉节俭,但对党的事业却无比慷慨。为解决办学经费困难,王朴给他的母亲金永华做起了思想工作,告诉母亲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出身于书香门第的母亲,通晓民族大义,变卖田产,筹集黄金一千多两,作为地下党组织的活动经费。重庆解放后,这位“为人民奉献了她颇为富有的家产、奉献了她最钟爱的儿子”的伟大母亲拒绝了组织归还的经费。最后,这笔钱用作了发展妇女儿童福利事业的基金。这也成就了“富家子弟,革命母子,毁家纾难,资助革命”一段佳话。
经过革命的洗礼,1946年冬,王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主义战士。1947年9月,中共重庆北区工委成立,王朴任宣传委员兼管统战工作。莲华中学即成为北区工委机关所在地,成为江北县和北碚地区党的活动中心。1948年,王朴出任南华贸易公司经理,南华公司也因此成为川东中共地下党组织经营的一个经济实体,直接为川东地下党活动提供经费。王朴真正做到了一切都是服从党的需要。在思想上认同组织、政治上依靠组织、工作上服从组织、情感上信赖组织。
1948年,受《挺进报》案件影响,重庆的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面对危险,王朴毫不畏惧,他说,“能不能经得起最严峻的考验,平常说得再好听也没用。假如我被捕了,我的行动是最好的回答。”4月27日,王朴被捕,被关押进白公馆看守所。面对敌人的酷刑和封官许愿的诱惑,他正义凛然,不为所动。1949年10月28日,王朴与一众难友被捆绑着,押上了美式大卡车。所经之路,王朴对着群众大声演讲:“重庆就要解放了,胜利就要来临了!我们为革命牺牲是光荣的……”
王朴牺牲前,给家人留下遗言,他叮嘱母亲,“学校一定要办下去,这是命根子;剩下的田产,继续变卖;弟弟、妹妹要靠组织,不能离开学校。”他对妻子说,“你要听组织安排,努力完成党交给的任务……”王朴给尚在襁褓中的儿子取名“继志”,以继承革命遗志。
从选择走上革命道路起,王朴就没有动摇过,他真正做到了毁家纾难为革命,以实际行动对能否经得起考验作出了最好的回答。(刘明伟)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