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名臣曾国藩说,“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曾国藩一生遇到的挫折不在少数,但其困知勉行,志存高远,力挽狂澜,终其一生与惰性作不懈斗争,在大动荡时代成就一番大业,人称“晚清中兴第一名臣”。毛泽东评价“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纵观历史,人世沉浮,与惰性作斗争是修身成事的不二法则。清乾隆皇帝作《祖逖墓》曰:“越石竟让先着鞭,尚忆闻鸡共起舞。飞扬意气亘千秋,终不能埋三尺土”,对东晋军事家祖逖“闻鸡起舞”给予褒奖。公元291年,晋朝爆发“八王之乱”,戎狄之流乘势南下占领中原,公元317年晋朝的宗室司马睿在南方重建了晋王朝,定都建康(今南京),史称东晋。祖逖家乡被戎狄所占领,看着百姓在异族的铁蹄下饱经折磨,祖逖将赶走异族收复国土的理想深埋心底,常常夜不能寐。祖逖成年后发奋读书,博览书籍,涉猎古今,时人都称其有赞世之才。
据记载,祖逖和刘琨担任司州主簿时,胸怀大志、志同道合、相互勉励,同睡一床。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你听见鸡叫了吗?”刘琨说:“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祖逖说:“我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冬去春来、寒来暑往,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从未间断,终成国家栋梁之材。 “闻鸡起舞”励志一代代有志报国之士即时奋起。
公元4世纪初,匈奴等种族铁骑南下,占领黄河流域。祖逖用朝廷分发的千人用粮和三千匹布做军需,召集同族乡党和志在恢复河山的同仁共数百人毅然从京口渡江。他在江中拍着船舷发誓一定要扫清中原的异族,当船至中流之时,他眼望面前滚滚东去的江水,感慨万千。想到山河破碎和百姓涂炭的情景,想到困难的处境和壮志难伸的愤懑,豪气干云,热血涌动,敲着船楫朗声发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若不能平定中原,收复失地,祖逖就有去无回,何等悲壮! 渡江后,冲破封锁,占领谯城战略要地,打败陈川的石勒、蓬陂坞的桃豹等,取得一场又一场的胜利。后人用“中流击楫”比喻立志奋发图强。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与惰性作终生不懈的斗争,就要时刻警惕反省自己,如临危境,始终保持那么一种拼命精神,保持风骨、气节、操守、胆魄,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
詹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