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首页  组织架构  党内法规  制度建设  资料下载  监督曝光  学院主页 
当前位置: 纪检首页 > 党史学习教育 > 党史知识 > 正文

党史中的纪律 | 杨匏安:这是公家的钱,一分一文都不能要

2021年05月30日 16:17  点击:[]

来源:中国方正出版社

早在参加中共革命斗争之前,有同乡让杨匏安到广州市警察局担任秘书,他却宁可当教员,宁可靠典当维持一家人的生计,也不接受这一“美差”。大革命时期,杨匏安每月领取国民党300块大洋薪俸,他将其大部分上交作为中共活动经费。大革命时期,找他办事的人很多,他给家人规定:不准收取任何人包括亲朋好友的钱财、礼物。有一次因家人疏忽,让他人在家中放下了两盒月饼,杨匏安回到家里发现了,立即问清情况,不仅再次向家人讲清不能收取外人任何礼物的“家规”,而且想方设法找到月饼的主人,将月饼退回了。杨匏安的两个不足八岁的孩子在杨家祠玩,在几个装过捐款的草袋里,找到了一枚两角钱的银币,当时省港罢工委员会的叔叔让他们带回家去玩。但杨匏安发现后立刻告诉孩子们:“这是公家的钱,一分一文都不能要”,并马上让他们把钱送回去。当时与杨匏安过往甚密的周恩来深为杨匏安的高尚品德所感动,曾多次讲过,杨匏安“为官清廉,一丝不苟,称得上是模范”。

1928年年初,杨匏安回到上海中共中央的秘密机关,一家人曾一度分住出版、印刷、交通等几处地方,生活极其困难。上有年迈的老母,下有几个嗷嗷待哺的小儿女,杨匏安只得夜间帮家人推磨做米糍,让老母与孩子清晨上街叫卖。妻子吴佩琪身体很差,也只能去工厂做工。如此贫寒、委屈,还随时面临被捕杀头的危险,但杨匏安却安之若素,没有丝毫动摇。他仍挤出业余时间编译出版了《西洋史要》《地租论》等至今仍焕发着光辉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他一再坚定地告知家人:“再苦再累,我们也要革命到底。”

1931年7月,他因叛徒的出卖第四次被捕入狱。他严词拒绝了蒋介石以及多位国民党要员的劝降,斩钉截铁地表示:“死可以,变节不行!”他自知必死无疑,曾给家属带出仅有的一张便条,明确告诉家人:“近日有南京旧识去劝过我,我不为所动。家人千万不能接受那些人的钱与物。如果无法生活,就立即南返。”他还再三叮咛家人,“缝纫机虽穷不可卖去”,因这是家人唯一可谋生的手段。为劝勉因生活作风错误而牵连自己被捕、思想开始发生动摇的罗绮园不要苟且偷生,应为党尽忠、为革命取义,杨匏安在牺牲前写下了正气凛然、光照千秋的诗篇《示难友》:慷慨登车去,相期一节全。残生无可恋,大敌正当前。知止穷张俭,迟行笑褚渊。从兹分手别,对视莫潸然!

1931年8月初,蒋介石下令在龙华秘密杀害了杨匏安这位马克思主义的播火者、中国共产党的忠诚党员、纪检监察战线的革命先驱,他的尸骨至今不知所终。

值得欣慰的是,杨匏安牺牲之后,他的四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均成为中共党员,矢志不移忠于革命、忠于中国共产党。(本文节选自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的《首届中央监委委员传略》)

 

关闭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 版权所有